上升浪
9月4日下午,华为正式发布全新三折叠屏手机——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,这是首款出厂即全面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.1(HarmonyOS5.1)的三折叠屏手机。
真正的极致体验,从来都在于软硬协同。在鸿蒙一次开发、多端部署的能力加持下,飞书、WPS、万兴图示、Wind金融终端、东方财富等众多PC版办公、金融应用,全面适配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,让三折叠从平板级体验跃升到PC级体验,业界首次实现把PC应用装进手机。
同场亮相的,还有首款搭载鸿蒙5的智慧屏MateTV,它和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的意义,不仅仅是提供更大的屏幕,更标志着鸿蒙全场景生态不断打破传统终端及应用的边界,让用户的体验更智能安全,让开发者的共创空间更广阔,让商业正循环的飞轮加速旋转。
打造新生态的难度超乎想象,但鸿蒙仍然从“没有退路”走向了“宽阔大路”。截至目前,搭载鸿蒙5的终端设备数量已经突破1400万台,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数量突破了3万个,开发者数量超过800万......这是鸿蒙和伙伴前行的坚实支撑,也是鸿蒙全场景生态爆发的前奏。
三折叠+鸿蒙5,大屏体验全面革新
在安卓、iOS或Windows设备上,我们可能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操作:用手机快速回消息,在平板上看文档,在PC上写报告。这种不同设备间的协作,看似分工明确,但由于底层生态没有彻底打通,更像是一种被迫适应。每一次切换,都可能是体验中断、数据延迟和注意力分散,更不用说设备间文件传输、应用兼容和系统差异带来的种种困扰。
这种碎片化体验的根源上升浪,在于传统操作系统生态存在天然的局限。安卓系统虽然占据移动端最大市场份额,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体验差异明显;iOS系统尽管体验流畅,但封闭的生态限制了设备间的协同效率;Windows在PC端占据统治地位,却在移动端遭遇滑铁卢。这三种系统可说各自为政,形成了三个互不相通的生态孤岛。
鸿蒙设计的初衷,不仅要突破核心技术,更要用一套操作系统统一生态。随着全新三折叠手机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与鸿蒙5强强联合,让鸿蒙全场景生态迎来关键一跃。它并不是简单的硬件形态革新,而是深度思考了如何通过软硬协同更好满足用户需求。
“过去,我们可能习惯了在手机上处理消息,在平板上阅读,在PC上创作。但当MateXTs能在这些形态间自由切换时,它所承载的,不只是屏幕形态的变革,更是一次生产力体验的进化。”飞书即时沟通产品负责人张永昊的这句话,精准概括了三折叠+鸿蒙5给用户体验带来的本质变革,那就是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赋能。
在实际场景中,这种创新给用户带来的体验跃升显而易见。比如三折叠在单屏状态下,飞书保持简洁界面,便于快速处理消息;展开双屏,自动分栏,可同时阅读文档和回复消息;完全展开至三屏,则进入PC级布局,支持多窗口并行操作。这一切的切换都是自动的、无感的。这种交互模式的创新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更重新定义了移动设备的应用边界。用户不需要思考“现在该用哪个设备”,而是专注于“我要做什么”。
不断打破设备和应用的边界,这种从“人适应设备”到“设备适应人”的转变,真正实现了体验进化。就像张永昊所说,“飞书与鸿蒙的深度适配,不只是为了更好的大屏体验,更是一次重塑先进生产方式的探索。我们始终相信,真正的生产力体验,会突破不断演化的设备形态。“
把PC应用装进口袋,释放超级移动生产力
很多人误以为“大屏适配”只是简单把界面放大,但鸿蒙与伙伴们的目标,是从交互逻辑到功能维度的全面重构。这种重构的本质,是将PC级应用的核心体验完整迁移到移动端,让三折叠从平板级体验跃升到PC级体验,把PC应用真正装进口袋。
这次在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应用市场中上升浪,全新上线了PC专区,WPS、东方财富、飞书、同花顺、万兴图示、钉钉、Wind金融终端、万兴脑图、大智慧等大量PC版应用全面适配,甚至很多以往只能在桌面端运行的专业软件,在鸿蒙5加持下,也都可以在三折叠上原生运行,率先打通了移动与PC生态。
以Wind金融终端为例,背后是鸿蒙和伙伴对用户痛点的洞察。金融从业者长期以来面临一个困境:在移动端无法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分析工作,传统移动版金融应用大多只提供行情查看和新闻阅读等基础功能,重要的数据分析、研报撰写、多任务处理等都必须在PC端完成。这导致金融从业者即使外出也要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,移动办公体验疲惫不堪。
在三折叠+鸿蒙5的组合中,Wind金融终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PC级体验,用户现在可以在三折叠的大屏上完成一屏纵览全球宏观经济、资产行情、板块动态;在展开屏幕后同时阅读报告、提取图表、生成分析;甚至一边参会一边生成双语字幕,会后自动提炼纪要。更值得一提的是专属AIAgent功能,通过语音指令就能自动完成市场监控与复盘报告。这些功能过去只能在PC端实现,如今在手机上就能完成。
支撑这种体验重构的是鸿蒙“一次开发、多端部署”的能力。与安卓和iOS需要针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适配不同,鸿蒙开发者不需要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应用,一套代码就能自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交互方式。这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,提高了适配效率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创新让应用能够智能识别设备形态,自动切换交互模式,实现真正的“自适应体验”。
鸿蒙5终端数再创里程碑,伙伴共创热情高涨
一个新的生态能否成功,不在于它有多完美,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为它添砖加瓦,鸿蒙和伙伴们正在这条路上快步前进。在此次发布会上,飞书、金铲铲之战、Wind金融终端等不同行业的伙伴纷纷现身,再度展现出鸿蒙世界里没有旁观者,只有共创者。
数十年来,中国操作系统市场一直被Windows、安卓和iOS主导,中国开发者在生态链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,功能边界由传统巨头划定,创新想法常受制于封闭的技术黑箱,只能进行有限的适配和优化。这种“天花板效应”,长期抑制了中国软件业的深层创新能力。
鸿蒙的诞生,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。它并非另一个封闭花园的建造者,而是向开发者开放系统底层的“工具箱”与“试验田”。更重要的是,鸿蒙不是要做传统操作系统的平替,而是要面向万物智联时代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,这给开发者带来与鸿蒙共同定义未来的机会。
截至目前,超3万款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正在全速开发、积极更新,累计有9000多个应用参与了70多个系统级创新体验的联合打造。其中,已经有75+高频刚需应用已接入鸿蒙“实况窗”功能,覆盖外卖、打车导航、演出音乐等场景,用户不用打开应用即可收到实况提醒;碰一碰、一抓传等全新分享体验,已经50+应用适配;华为账号一键登录,也覆盖了数百应用(阿里系全部应用均支持)。
即将于9月25日登录鸿蒙5的火热手游《金铲铲之战》,便是鸿蒙和伙伴共创优秀体验的新案例。腾讯互动娱乐K6合作部社区生态业务负责人蔡俊在演讲中透露,在8月5日启动鸿蒙版测试后,仅半小时就招募到万名玩家。这种热情不仅来自于花粉对华为的支持,更来自于对更好游戏体验的期待。
“华为MateXTs是我游戏时的‘全能搭子’......三折叠大屏不仅在视觉上拉满细节,更在关键时刻助你排兵布阵、落子精准。”这并非虚构,而是真实的使用体验。鸿蒙版金铲铲不仅优化了画面表现,还在三折叠侧边任务栏实现了“一边游戏一边回消息”的多任务体验。
头部应用也不断展现积极态度,微信新增系统桌面/锁屏界面接听语音通话、视频号支持播放进度条等功能,QQ新增“我的电脑”文件互传、聊天记录备份等10项实用功能,京东率先在鸿蒙上发布了AIGC裸眼3D技术......这些更新不是“被动适配”,而是“主动共建”。伙伴和开发者们已形成强烈共识,鸿蒙是一个能重构体验、打通商业正循环的创新机会。
正是在体验共创、反馈和改进的不断循环中,鸿蒙迅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,形成了向阳而生的蓬勃朝气。
在一起,让鸿蒙更精彩
华为MateXTs非凡大师、MateTV等全新设备的发布,是鸿蒙全场景生态的重要补充,扩展了鸿蒙的共创空间,也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正在从“单点创新”走向“系统级生态构建”。它不是对国外技术的简单替代,而是对未来体验的重新定义。这场变革的核心,不在于折叠了几次屏幕,而在于打破了设备与设备、应用与应用、人与技术之间的界限。
从全球操作系统格局来看,鸿蒙展现了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创新力量。鸿蒙的全场景、智能和安全的生态理念,代表了下个阶段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——不再局限于特定设备,而是服务于人们在万物智联时代的生活。
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,三折叠+鸿蒙5的组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设备割裂痛点,让用户能够把PC应用装在口袋里。从应用开发的角度看,鸿蒙的“一次开发、多端部署”能力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,同时提供了发挥硬件潜力的创新空间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,鸿蒙生态的成熟为中国核心科技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选择,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基础软件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。
技术革命的意义远远超出一款产品的成功,鸿蒙生态的构建是一场远征,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,但方向已经明确,路径已经打通,生态正在成熟上升浪,它证明了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硬件创新,更能够打造极致的软件体验;不仅能够跟随技术趋势,更能够重新定义未来。这场生态共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,在一起,让鸿蒙更精彩。
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